7月15日晚,中国男足主帅久尔杰维奇正式告别他的“14天闪电使命”。这场临时挂帅的旅程,他带队亮相东亚杯,并以一场1:0的胜利画上句号。在水原的诺富特酒店,他收拾好行李,结束了短暂而充实的国足扛旗时光。站好最后这班岗,他能不能留任?谜团还未揭开。

“临时工”火线接任,东亚杯体验短暂而复杂
这一幕让人想起两年前的杭州,那时他带领男足亚运队同样临时“谢幕”,结果没多久被任命为U20国青队主帅。然而这一次,他在赛后记者会上闭口不谈未来动向,仅强调:“我目前是中国足协的签约教练。”短短14天,这位塞尔维亚主帅从“临时工”角度展现了独特的足球哲学,虽然三场比赛成绩为1胜2负,但中国队守住了东亚杯的底线。
面对记者的镜头,久尔杰维奇谈及末轮的窘境:创造了更多机会却难以“杀死比赛”。他说,“我们应该更早进球,但足球有时候很难得分。”虽赢却存遗憾,主帅的落寞之情溢于言表。结果固然重要,但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短短两周里,这支球队的执行力和变化。
仓促备战,却要打出精气神
让时间倒退一点再看,会发现久尔杰维奇的困难处境。历史上的东亚杯主帅大多有充裕时间筹备,比如扬科维奇经过一年半打造亚运队再出征,李铁至少有三周集训。相比之下,久尔杰维奇手中的筹备时间只有14天,从组队到比赛,仿佛是一场马拉松的百米起跑。然而在这短短的时间里,他依然坚持实施自己的足球理念:“走脚下,打地面,崇尚攻势足球。”
这份信念在与中国香港队的最后一战中有了清晰试验。球队踢出了漂亮的地面进攻配合,虽然得分不尽完美,但颜骏凌表示:“从头到尾,感觉球队逐步找到了状态。”久尔杰维奇也坦言,球队对控球与地面推进有了更多尝试,但他期待未来有更多时间能将理念传递得更彻底。
2030为何是个疑问?
久尔杰维奇对这次短期执教有着更深的思考。他说:“我们曾经在比赛中大比分输给过韩国和日本,但这些教训带来了什么?我们是否真的汲取了经验?”他甚至抛出一个挑明的话题:到2030年,中国足球是否还停滞在过去的状态?这是他借东亚杯想传递的信号:不能单纯为比赛结果而战,而是要为未来方案发力。
这些话意有所指,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足球的现状。他强调年轻球员和新人的成长机会,同时也看到了经验丰富的老将进一步突破。他说:“与中国香港队的比赛虽然艰难,但我看到这支球队逐步成长,更美好的未来并非虚望。”

“时间是紧张的,但未来更值得期待。”在临别水原的背影中,久尔杰维奇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味的思考。这支他短暂执掌的球队,还有机会站得更稳,走得更远吗?或许不久的未来会揭晓答案。